<
y6h2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魏风华 > 第三百九十四章 梓潼
    大魏昭安元年八月,在成都等了十几天的赵沐和李修筠看着从西边送过来的战报,终于明白了那位靖北侯想要做什么。

    前线三座城池被攻破的消息倒是不让他们心疼,毕竟这些城池拿到手的过程也很简单,丢了也就丢了,只要成都不出事就没关系。

    只是顾怀稳扎稳打攻城掠地步步经营的姿态给他两看得有些慌。

    自认为已经是蜀地之主的赵沐在得知了赵瑾非但没有被都掌蛮人弄死,反而被救了出来如今就要平叛军队中当一个吉祥物的消息后,气得连着两天吃不下饭,他是知道的,起兵的过程之所以这么顺利,不是因为那些诽谤今上的借口有多有用,而是单纯的因为蜀王府在蜀地坐镇百年的名头。

    可如今赵瑾还活着,他才是蜀王府的世子,如今成都已经有了些流言,说什么他赵沐才是那个弑父囚兄之人--实在没想到当初随意找的借口如今居然狠狠戳了自己一刀,不难想象在成都以外随着朝廷平叛大军的宣传,自己以后在蜀地的名声得成什么样。

    但在悔恨惊慌之余,他意外地发现,那位靖北侯似乎没有传说中那么厉害,那种稳扎稳打的进攻方式更像是没有余力直取成都,那三万兵力虽然攻下了几座城池,但却没有到能轻易改变大局的地步。

    于是在将李修筠叫进蜀王府,并且经过了一番讨论之后,赵沐认定眼下最要紧的事情并不是西蜀那些平叛的军队,而是久攻不下的蜀地门户梓潼,用李修筠的话说,就是关上大门才好打狗,只要能阻朝廷大军于蜀地之外,到时候西蜀不过是瓮中之鳖而已,现在唯一需要担心的是赵瑾活着的消息会不会让那些投效的将领生起什么异心,所以前线必须有一个镇得住的人坐镇。

    没办法了,赵沐看着眼前窝窝囊囊的李修筠,知道只能自己走一趟--好在他对自己还是有信心的,起码这些年来读过不少兵书。

    如果让顾怀知道这一秒赵沐的想法,估计得笑出声来,因为很多人都不明白一件事,那就是读不读兵书,和会不会打仗,是两码事。

    但赵沐终究是起行了,他将成都丢给了他认为会乖乖听命、老实本分的李修筠,然后亲赴前线总领大军,在顾怀坐镇西蜀抄他老窝的同时,他也拼了老命地在打梓潼,而且他的动作很快,快到顾怀大军离成都还有小二百里的时候,他就已经又带兵攻了两次梓潼的城门。

    梓潼,北扼剑门,南控涪江,号称“扼控三巴,益州衿领”,自古以来若是攻下梓潼,蜀地必是囊中之物,由此可见赵沐对于起兵确实是做了不少准备,起码还是知道控制成都区域只是个开始,能不能打下这里才是割据的根本。

    所以在到达前线之后,他召见了几个将领,第一时间下达了总攻命令,得益于赵瑾的生还,他现在已经不敢完全相信这些人,所以做了一番安排,数万军队将梓潼围得水泄不通,但又彼此不联系合作,统一由他调拨,日夜攻打。

    不得不说的是,赵沐一直以来的运气还是不错的,虽然没能早点出生顺理成章成为世子,但刚成年自家父王就病重只能静养,大哥有点蠢轻而易举就被摆了一道困在蛮地回不来,老三那更是个没有丝毫政治头脑的废物,蜀王府大权由此落于他手,又有李修筠这样有用的人和他狼狈为奸,借着蜀王府的名头,轻而易举就完成了起兵造反收拢兵力占据府县的一系列流程。

    要不是有顾怀这么个心血来潮没事跑到蜀地晃荡一圈的神经病,说不定现在他都要称帝了。

    然而运气到这里好像也就到头了,首先是顾怀莫名其妙平了都掌蛮手底下还有三万大军如今占据西蜀虎视眈眈,其次是他集结大军攻打梓潼却撞了个满头大包,这天底下好像总是有一些和他过不去的人,先有顾怀,现在又窜出来个江安和孙岁。

    江安是梓潼县令,孙岁是镇守将军,他们对于蜀地的局势看得还是比较清楚的,也知道赵沐带着大军过来是想要干什么,不知道是赵沐开出的价钱这两位不太满意,还是说他们压根就不打算和赵沐同流合污起兵造反,反正面对叛军的攻城,他们招数尽出摆明了就是想让赵沐吃一顿闭门羹。

    得益于梓潼一直是个军事重镇的原因,此地有过万兵力,而且火枪火炮也是不缺的,要不是地形限制,估计朝廷还得往这儿安排些骑兵,叛军四万兵力围城,一开始确实是给城内的守军们带来了一些震撼,实在是没人想到短短个把月蜀地的叛乱居然能到这种地步,好些人甚至都以为这次怕是要守得极为惨烈,但仗打着打着,就不对味儿了。

    实在是火炮配合地形打出来的效果太过耸人听闻。

    面对密密麻麻扑过来爬城墙的叛军,将领孙岁展现出了他优秀的基本功,防御做得滴水不漏的同时,偶尔还要带人出城夜袭,几天下来叛军攻城不力还伤亡惨重,整个大营都弥漫着股压抑绝望的氛围,几个将领纷纷找到赵沐抱怨,于是某天夜里赵沐翻了翻兵书,看到其中一页时猛地拍了一下大腿,第二天就找来个叫潘越的人。

    这人是梓潼人,在蜀地做官,蜀王府叛乱,他也就随波逐流投了降,像这样的人在蜀地实在太多,要说平日里赵沐也不可能把这事儿寄希望于这些墙头草,可眼下梓潼实在难打,于是他便想到让潘越去劝降。

    要知道不止一个潘越,蜀地梓潼本为一体,城中不知道有多少投降官吏士卒们的亲朋故友,自古战事攻心为上,让潘越走这么一遭,梓潼会不会投降不知道,但瓦解下士气总还是可以的。

    只能说这是个比较愚蠢的做法,所以说打仗临时抱佛脚看兵书确实没什么用,攻心是个好法子,但都把军队堵梓潼门口了,还指望用这招去动摇士气军心,不让对面同仇敌忾才怪。

    潘越多少是个读书人,能投降也说明他还想多活两天,一听这法子就知道比较蠢,可他的命如今就握在赵沐手里,所以无奈之下只能打着大旗跑到梓潼城下喊话,还派了个亲戚进城劝降,还贴心地带了份名单,指名道姓地写了城中有多少人和那些投降官吏武将士卒是沾亲带故的。

    但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守将孙岁是个不太喜欢客套的人,也压根没把梓潼出身的潘越当老乡,劝降信他压根没看,就把那坐着吊篮上城的潘越亲戚给砍了脑袋,光砍了还不罢休,他还在城头上当着无数人的面,极有耐心地开始磨刀、碎肉,先手脚再躯干,一样样地丢下城楼示众。

    要说死人在打仗的过程中可太正常了,不过眼下这场景也实在太过骇人听闻,只能说孙岁估计还有些心理问题,城内守军城外叛军在看到这一幕时都心惊胆战,赵沐则是气得浑身发抖,直接令旗一挥就开始了又一次的攻城。

    由此引发了更让人毛骨悚然的后果。

    孙岁毕竟是个武将,手段残忍一点也可以理解,但梓潼县令江安是个文官,他自幼读书科举出身,但办起事来居然不落孙岁半分,在孙岁忙着指挥大军守城挥刀杀人的时候,他也没闲着,下了城墙绕到城内,把潘越在城内所有沾亲带故的亲戚都翻了出来,砍了个干干净净。

    这还没完,杀了潘越一家之后,他又照着赵沐贴心整理出来的那一份名单,开始大索全城,但凡和叛军有关系的,一个都没放过,全部拉到城头剁了扔下去,眼见城内一文一武两位主官手段如此狠毒,守军一时间不知道是振奋还是惊吓,总之士气大振,又一次把叛军给打了回去。

    城外的赵沐看着这一幕目瞪口呆,不明白为什么劝降反而劝出了反效果,一旁成了孤家寡人的潘越已经吐血晕倒了好几次,赵沐让人把他拉了下去,看着眼前仿佛成了久攻不下的梓潼头疼不已。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这种痛苦还要持续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