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6h2小说网 > > 位面旅行社经营指南 > 第53章
    眼见着制酒的秘辛被对方三言两语地说了出来,郑富强整个人激动得不行,手舞足蹈地不知道要怎么感谢游明夏才好。

    他心中暗道:该说不愧是仙人吗?,随便说上的一两句话就能指点迷津。

    同时胸怀也不是一般的广阔,这么重要的事情竟然随口就告诉了自己。

    难不成自己已经成为了仙人信任的人?所以对方才不避讳自己?

    一想到这儿,郑富强就感觉浑身的血液都往脸上涌去。

    要不是对方不让下跪,他恨不得拜上几番来表达自己的敬重与感激。

    “对了,”游明夏及时出声打断了郑富强的想象,他道:“昨天晚上答应你的,要帮你弟弟做出政绩的事情,我已经拟好了章程。”

    “您说您说!”郑富强一脸愿闻其详的表情。

    兴化县灾情不严重,严重的是大量涌进的难民。能够安置好难民避免人员的死伤,后期是会算在政绩当中,对升官也是有所影响的。

    安置难民,避免死伤。

    首先最为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筹集足够的粮食,粮食是百姓生活的根本,吃都吃不饱更别提接下来的发展了。

    “您的意思是要筹粮?”郑富强并不笨,他一下子就听明白了游明夏的打算,“筹粮确实很重要,只是......”他摇了摇头,叹道:“游导您有所不知。”因胞弟就是县令的原因,郑富强对筹粮这件事感触颇深。

    素日当中,镇上的富户很喜欢与官府的人套近乎,就是希望出了什么事情能够得到官府的庇佑,为此没少往县令的府邸送东西。

    但他胞弟为人刚正,为官清廉,最是看不惯那些想来贿赂他的人。

    一来一去,同镇子上的某些商户关系闹得很僵硬。

    如今想要对方捐粮捐钱,几乎是难上加难。

    郑富强作为镇上的富商,他愿意起表率作用,不论是捐粮还是捐钱,他都不会手软。

    一方面他想要为自己积一个善缘,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坐在那个位置上的官员是他同胞的弟弟,郑富强不想自家弟弟为难,所以一定会尽自己所能的捐献。

    可镇子上的其他富商却不会有这方面的顾忌,县令又怎么样?又不是他们的弟弟,他们才不会担心县令是否难做。

    更别提县令大人之前对他们的态度,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他们商户地位是低没错,但泥人还有三分脾气!

    火烧眉毛了,才想到软下态度求他们捐粮?!

    哪有这种好事?!

    他们也不怕官府施压,毕竟没有哪一条例律说,商户必须要捐钱赈灾。

    只要官府的人一过去,他们就统一哭穷,一致表示自己没钱没粮!

    为了这件事,自家弟弟几乎跑断了腿,只是效果仍旧不佳。

    言罢,郑富强重重地叹了口气,“也是了,非亲非故,他们也只是个商户,小弟又得罪过他们,想从他们手中筹到粮食难啊!”

    平心而论,如果县令不是自己弟弟的话,郑富强自己恐怕也不会如此尽心尽力。

    “平白无故让他们捐粮,他们肯定不会愿意,但我们可以稍微运作一下,给他们些甜头。”游明夏这几日从姚大牛和郑家人的口中,对宁朝有了大概的了解。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在他们所处的朝代,读书人的地位是非常高的。与之相对应的,商户的地位极低,这也就导致了,大部分的商户都想要得到读书人的认同,以此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

    他们资助贫困的学子,投钱开办族学......

    皆是为了在读书人口中赢得一个好的口碑,有了好的口碑,自然也就不愁生意难做。

    普通捐献太过平常,捐得再多得到的也只是几句口头感谢。就连那些难民,当时或许感激涕零,但过去几天待日子平静下来之后,谁又还记得是谁帮助了他们?

    当然这也并不说他们忘恩负义,而是人性本就是这样,容易遗忘别人对你的好。

    “怎...怎么说?”郑富强面露疑惑,实在猜不出到底要怎么办。

    “刻碑。”游明夏道:“把所有捐献钱财粮食的人名,都刻在石碑上。”

    “碑立在城门最显眼的地方,只要入城的人一眼就能看到碑上的字。”

    “百姓不认识字没关系,那些读书人晓得,只要经过那里就能记起那些人的善举。”

    “除此之外,还可以私底下找些急于用钱的读书人写文章宣传下这件事。”以此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

    “刻碑?! ”郑富强眼睛一亮,他就是商人,将心比心瞬间就明白了这样做的好处。

    他敢保证此举一出,那些商人绝对会为了一个名额争先恐后的捐钱。

    原因为他,这种出名得到认同的方式,可比投资学子划算多了!

    郑富强谢过游明夏,当下就恨不得赶快回去同自己的胞弟说上一通,对方向来比自己要聪明,势必能够尽快落实好这件事。

    “从上往下的排名,可以根据位置不同定价不同,谁捐献的钱越多,排名就可以在最上边,让人一眼就能够看上去。”游明夏接着给对方出主意,“另外,刻的名字也并不仅仅局限在城中的富商当中。”

    羊毛不能逮着一只羊毛薅。

    “要是附近村中有人愿意捐献的话,可以让他们以村为单位进行捐献,到时候在石碑上刻上他们的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