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6h2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穿越考科举 > 第539节
    “怎么会,你说的很多地方,我都没想到。”

    程亦珊自家里出了变故之后,就不再只是闺阁女儿。

    她读书本就多,在这一两年的变故里,更是历经不少事,所以她说的,基本都很贴合实际。

    两人在小院商议官学的事情。

    官学的三个学科,全都交给程亦珊一个人。

    程亦珊的弟弟在旁边歪头听着,不时给两人倒茶。

    说到科举,程家也是读书的门第。

    程亦珊的弟弟作为犯官后人,读书是可以的,科举别想了。

    除非某一天可以平反。

    一直在旁边的程大人双手颤抖,不知道想到什么,精神又不好了。

    纪元先一步去照顾程大人,帮着程大人顺气,又道:“那官学需要书籍,只是书难买,程大人,您觉得官学应该先买什么样的书?”

    作为科举过的读书人。

    纪元太明白一个读书人的想法。

    他们这辈子最单纯的时光,可能就是读书那会。

    读书科举。

    其他的都不用想。

    那段时间,甚至是程家还未出事之前,他们最快乐最平和的日子。

    程大人安静下来,嘴里念叨着什么。

    程亦珊也蹲着安抚父亲:“爹,您说,我记,就跟小时候一样。”

    程亦淮端过来安神的茶水,房间里还传来程夫人温柔的声音。

    这一切让程大人情绪慢慢平稳,握住纪元的手:“不要回京。”

    “都不要回去。”

    旁边的婆子小厮瞧着,怎么觉得他们纪大人,好像已经融入程家了?

    纪元安抚道:“不回去,不回去。”

    “宁安州很好。”

    程大人在京城监狱里遭受酷刑,身上的伤痕至今还未好,精神更是崩溃。

    这种崩溃只能让时间来抚平。

    官学的事情定下来,纪元还带着程亦珊去了附近早就建好的官署。

    里面的打扫收拾,以及买书招生,都要由程亦珊来做。

    好在几个小吏已经在等着了,为了方便,纪元还让柴烽的娘子跟着。

    柴烽的娘子虽不识字,做事却利落,也代表了是纪元这边的人,很能给外来的程亦珊撑腰。

    柴娘子看到程亦珊时候,下意识道:“你们京城人都这般高挑吗?”

    纪状元个子已经不矮了,这位程小娘子在女子当中,身量也是出挑的。

    就是太瘦了,瘦得像一阵风就能刮倒。

    纪元没说话,只笑着看程亦珊。

    他可不是什么京城人,他是建孟府人士。

    程小姐倒真的是京城人。

    程亦珊则道:“爹娘给的,倒也不是京城不京城的。”

    程亦珊跟着纪元学了些当地话,她本就聪明,多说几遍也像回事了。

    眼看程亦珊已经开始做事,纪元也不多打扰,只道:“过几日我要去镇南关,那边春耕比这边早一些,而且头一年恢复,必须要看着。”

    说罢,纪元又道:“若有什么事,尽管差人去寻我,本地的刘同知也可以去找。安大海更是我好友,大事小情都能找他。”

    似乎觉得还不够,纪元想了想道:“一会我把小黄牵过来,留给你家用,你来回办公,也有个交通工具。”

    小黄?

    程亦珊罕见疑惑。

    纪元道:“是陪我一起长大的耕牛,平日闲着也是闲着。”

    “回头若合适,我给你寻匹马来,做事更为方便。”

    柴娘子看看纪大人,又看看程小娘子。

    啊?

    之前柴烽不是说,纪知州话不多吗。

    这怎么事无巨细的。

    纪元说罢,似乎又觉得有什么没说完,可也不知道讲什么。

    程亦珊那边记得清楚,她有事肯定会找人帮忙的。

    等到小黄被送过来的时候,倒也不是纪元自己送的,镇南关那边突然有事,他需要过去处理。

    不过跟小黄一起来的,还有二十余蛋挞。

    程亦珊已经许久未见这样精细的吃食,在知道是纪状元做的后,还是带了诧异。

    她知道纪状元会做点心,更知道蛋挞,冰皮月饼这种吃食,都是他最先做的。

    但真正看到实物,才知道纪状元的手艺这般好。

    “还有什么,是他不会的吗。”

    程亦珊吃到久违的蛋挞,似乎有一瞬间回到平静的生活当中。

    “帮我这些吃食送到家里吧。”

    程亦珊留了两个,刚说完,跟小黄大眼对小眼。

    小黄十分好奇地看着眼前的女孩子,往前走了走,主动低下头。

    “好乖。”

    “你是纪状元的朋友吗。”

    小黄高兴地喘气,它喜欢眼前的姐姐!

    纪元此刻已经在去往镇南关的路上。

    镇南关一切都刚刚重整起来,他还需要时时刻刻盯着。

    要说镇南关的事,虽然有宁安州旧例可循,但该有的问题还是不少。

    比如这次清查出来的人口,要比实际上多了七八万。

    整个镇南关真实人口在四十三万左右。

    多是些地主瞒报,这么多年的人头税都没给,这些陈年旧账,都要一一清理。

    使劲追吧,这些账目肯定会落在佃户头上。

    不追吧,那些地主们肯定不舍得。

    还有人口买卖,一些女子被拐卖过来,现在再被救出,可女子的家里却不打算要。

    再有的是从小就被买卖,早就记不清家里在什么地方

    安置她们也是问题。

    再有镇南关的牢房也有些人满为患。

    纪元之前清理得太狠,监狱都要装不下犯人了。

    这些事情都耽误不得。

    好在镇南关的大方面没有问题。

    春耕也在如期进行,虽说水渠修得没有宁安州完善,但给他们时间,慢慢 修补即可。

    已经在镇南关知州的纪元听到这话,直接道:“监狱的犯人呢?让他们去修。”

    啊?

    这,这也行吧?

    之前有过这样的先例。

    可大批量地拉过去,还是头一次见。

    而且这次被关进去的犯人,要么是穷凶极恶的,要么是平时欺压百姓的,让他们去给百姓们修水渠?

    纪元直言道:“废物利用,有什么不好。”

    “让当地人看管,若真想跑到深山里,那就随他们便。”

    纪元对这些人堪称冷酷无情。

    但想来想去,确实能解决大部分麻烦。

    甚至修水渠的事,跟监牢人满为患的事都解决了。

    甚至还能杀鸡儆猴,让那些不补上人头税的地主们看看。

    那些地主自家多半没犯什么事,所以有恃无恐。

    还抓他们?

    那就有点过分了。

    此时纪元却道:“镇南关四月底才春耕,趁着这段时间,把橡胶作坊建起来吧。”

    !!!

    橡胶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