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6h2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权门贵嫁 > 第535节
    齐焕吉愤恨的偏过头去。

    楚庭川便笑了一声,摇了摇头说:“那我就只好猜一猜了。”

    什么?

    应长史愣住,没想到楚庭川忽然来这么一招。

    刑部衙门里有多少人?不说各个部门的官员,就是衙差也不知道有多少,要靠猜的话,得猜到什么时候去?

    再说齐焕吉也不可能告诉你真话啊!

    在这么多人面前,尤其是还当着李尚书和周侍郎的面,应长史觉得自家殿下有些冒险,这不大好,要是猜对了那还好,若是猜错了,岂不是让李尚书和周大人都觉得自家殿下无能吗?

    如果刚来刑部衙门就做错事被李大人和周大人瞧不起,那殿下在朝中的威信也会受到影响。

    头一份差事都不好,怎么还能做接下来的事?

    他皱着眉头想要插嘴把这个话题岔开。

    但是楚庭川已经笑着开口了:“让我猜猜,你是长公主府的贵公子,你自幼娇生惯养,就算是在刑部衙门,这么多人都受了刑,你也没被动刑,这里头肯定是有人情在的,有些人是看你母亲的面子,有些人大约是看父皇的面子,毕竟天威难测,谁都不知道上头到底是什么心意。”

    齐焕吉冷哼了一声。

    尽是说些废话,他脸上露出哂笑来,嘲讽楚庭川自作聪明。

    楚庭川没受影响:“看我父皇面子的,应当是李尚书、周侍郎这些大臣,他们是刑部的主人,上面没有下正式的旨意,而其他人的证词能够互相对的上,长公主又还没死,他们当然不会动什么大刑。”

    李尚书和周侍郎的表情顿时有些微妙。

    齐焕吉还是不吭一声。

    楚庭川便紧跟着说:“看长公主面子的么……既要跟你们家里有交情,想护住你,又得能在刑部说的上话……”

    他的手指在膝盖上敲了敲,啧了一声就说:“跟长公主府交情不错的,在刑部有七人,分别是左侍郎陈友、典狱司的掌刑方圆、还有是掌管证物房的主事王春,另外分别还有在刑部挂名的秦亮、耿晓辉、石从珍……”

    众人面上的震惊遮掩不住。

    殿下来刑部才短短几天,竟然已经对刑部上下所有人都如数家珍!

    齐焕吉也瞪大了眼睛。

    楚庭川脸上的笑意更深了一些:“看你这模样,那就是这七人之中有给你通风报信的人了?”

    齐焕吉立即冷声斥责:“自作聪明!”

    他无论如何也不会承认的。

    大堂里已经没有人再出声,连周侍郎也全神贯注的盯着这场讯问。

    楚庭川丝毫不被齐焕吉的愤怒影响,反而,他愈发的气定神闲,笃定的说:“这七人之中,方圆和王春是春闱进士,出身一般,和长公主府的交情无非是因为他们曾经是齐驸马的朋友,这两人可以排除,剩下的就是陈友和方圆以及秦亮他们几个了”

    齐焕吉的瞳孔猛地放大,似乎意识到了什么,急忙转开了头,不再对着楚庭川的眼睛。

    楚庭川却并不放过他,不疾不徐的说:“而耿晓辉、石从珍他们两个和长公主府上的长史分别有姻亲关系……但是长公主不会对自家公主府的长史的姻亲有多和颜悦色,加上他们最近这些天都为了忙着给自家姻亲脱罪而忙碌,他们也可以排除了。那么……只剩下了三个人了……”

    齐焕吉勃然变色。

    “你不要胡说!”齐焕吉又气又急,简直口不择言:“全都是自作聪明!你在放屁!”

    “看来我是猜对了。”楚庭川若有所思,笑了笑就道:“能让你这么生气,还想着要维护他,他必然得是你母亲的好友,也必然得跟你很熟,否则怎么配得你们母子二人的青眼?你们向来是看人下菜碟的,那么这么说来,秦亮和方圆他们两个也是你的狐朋狗友,只是跟你有些关系而已,加上他们为人圆滑,不敢在这关头做什么引人误会,那么……答案很明显了?”

    齐焕吉猛地弹了起来,却又因为自己的伤势而又随即倒了下去,脸色狰狞的指着楚庭川:“你胡说八道!你放屁!”

    楚庭川满意的微笑起来,转过头去对着周侍郎:“周侍郎,传陈大人。”

    第1057章 服气

    周侍郎简直心悦诚服!

    他原本还以为楚庭川是来刑部镀金的,没想到人家竟然真的有如此本事,这一手审问的本事!真是绝了!

    连他这样的积年的刑部老油条也要说上一声漂亮!

    太子殿下是真真正正的有本事,对人心揣度的能力能到这个份上,可以说在他这个年纪没有别人了。

    真是青出于蓝啊!

    他怀着这样的感慨,亲自去请陈友过来。

    陈友彼时正从另一个案子中得到了片刻休息的时间,正看着书吏整理文书,听见周侍郎说是太子有请,陈友的眉毛就挑了挑,面上还是很是轻松悠闲:“怎么?难道是殿下审的不行,所以让咱们去给壮壮声势吗?”

    他还是在跟从前一样玩笑,周侍郎便也顺着他的话笑了:“毕竟殿下是初来乍到么,有咱们几个一起跟着审,殿下心里也能放心些。”

    陈友喝了口茶,嗯了一声就站了起来:“你这样说我就明白了,走吧,咱们瞧瞧这位殿下怎么审案子。”

    什么审案?他懂什么叫做审案吗?他懂得如何看犯人说的是否是真话吗?

    皇上把他派到这刑部来,他就真的以为自己多厉害了,可不知道,这刑部的饭也不比最热门的吏部和户部好吃。

    他藏起这些心思,跟着周侍郎去了大堂。

    一进门陈侍郎就被扑面而来的血腥气给弄得震惊了一下,随后陈侍郎看见了眼睛被打的血肉模糊的齐焕吉。

    他脸上的横肉不自觉的抖了抖。

    酷吏!酷吏!

    国朝太子,如此心狠手辣,动如此重刑!

    陈友心中不满,面上却仍旧一团和气,笑着对着楚庭川行了礼,便对楚庭川道:“殿下何必动如此大刑?长公主殿下留下遗书,已经说明齐公子乃是被人陷害,既如此,那就该好好问清楚……”

    他说,见楚庭川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己,怔了片刻就道:“此等刑讯之事,怕是殿下初来乍到没有做惯,不如让臣等来。”

    周侍郎面色有些古怪。

    连李尚书也咳嗽了两句没有出声。

    看看楚庭川这话问的,多有水平?现在看陈友这态度,就知道楚庭川猜的真是八九不离十了。

    应长史更直接,他本身就是殿下的长史,当即便冷笑道:“用不着陈侍郎,陈侍郎说话可要注意了!什么长公主?!那是庶人了!一个庶人留下的遗书,便能把之前的铁证都给推翻?那是把刑部的老爷们当什么了?傻子吗?!之前审出来的那些东西都是假的吗?!”

    应长史说话极为锋利狠辣,丝毫不给陈友脸面:“陈侍郎误会了,让陈侍郎来,不是为了让陈侍郎帮忙审案的,而是有些事情要问问陈大人。”

    陈友眯了眯眼睛。

    这话是什么意思?

    他不动声色的攥紧了拳头,正要说话,就见楚庭川已经坐下来了,并且已经开了口喊了一声陈大人。

    他立即反应过来,不卑不亢的应了一声是。

    楚庭川便问他:“陈侍郎在刑部多少年了?”

    怎么忽然问这个?

    陈友不明白,但是还是好脾气的的耐心道:“回殿下,臣在刑部已经十三年。”

    “十三年。”楚庭川嗯了一声,手里翻阅着一些卷宗一面道:“陈侍郎在刑部这么多年,当真是做出了不少事,河北采花大盗案,云南土司之子被杀之谜……桩桩件件都是大案要案啊。”

    陈友面有得色,但是随即心里就是一个激灵,警惕的看着楚庭川。

    他多年的刑讯经验让他不安。

    楚庭川在查他。

    为什么?!

    他斟酌着去看楚庭川的脸色,却发现这位殿下面上一片云淡风轻,什么都看不出来。

    于是他忖度着便道:“都是臣分内之事。”

    “陈大人真是国之栋梁。”楚庭川兴致勃勃:“云南土司之子被杀案,你如何知道是女妓有问题?”

    陈友不明白楚庭川到底为什么跟他扯闲篇,但是还是如实回答:“那女妓口口声声说自己手无缚鸡之力,但是臣看她被抓之后一路来京城,竟然还面不改色,同行女眷几乎都病的病死的死,她却活的很不错,这种女人,最难对付。”

    楚庭川拍掌叫好,又问:“河北采花大盗,你如何知道河北巡抚送来的人犯是被冤枉的?”

    陈友没想到楚庭川对这些这么感兴趣,还是一五一十的跟楚庭川解释。

    倒是应长史急的要命。

    这,这不是让陈侍郎过来问给齐焕吉传信的事吗?

    怎么扯这么多?

    就按照之前对付齐焕吉的,上刑啊!

    周侍郎和李尚书却神情凝重。

    陈友说完了河北的案子,楚庭川让人端上一杯茶,陈友谢过了,端起来悠闲的喝了一口。

    楚庭川便又问:“那十三年前,陈大人是如何从外地推官,一跃而上进了刑部典狱司当了主簿的呢?”

    陈友的脑子还在转,嘴巴却已经先一步做出了反应:“托了长公主……”

    他向来好用的脑子猛地发出警惕的信号,紧跟着他手里的茶杯就砰的一声放在了桌上,两眼直勾勾的看着楚庭川。

    楚庭川是在套他的话!

    刚才问的那几桩案子,都是在降低他的防备!

    楚庭川竟然这样有心计!

    楚庭川恍然大悟:“怪不得陈侍郎甘心情愿违背朝廷法度,给嫌犯通风报信了,原来是为了报答知遇之恩?”

    陈友已经不说话了,他是刑讯的老手,自己已经失了先手,那么便不适合再多说,说多错多。

    楚庭川却并不理会,他端起茶喝了一口,淡淡的道:“十三年前,陈大人得到长公主赏识,走了门路进了刑部,从此官运亨通,陈大人如果只是为了这个想要报答,那还称得上一句忠义,可据我所知,你似乎和长公主关系匪浅?齐家的人曾有证词,说你时常出入长公主府,且都是在深夜,你跟长公主是否还有其他关系?所以才如此?”

    此言一出,满堂震惊。

    连齐焕吉和陈侍郎都忍不住同仇敌忾的指着他:“一派胡言!”

    第1058章 了结

    胡说吗?

    楚庭川微笑着看着陈友和齐焕吉:“否则的话,以你们的关系,我桌上想不通为什么陈侍郎甘愿冒着官位被夺的风险还要传这样明知道是胡说的话。难不成不是因为你们早有苟且吗?”